重要論述 1940年12月31日 毛澤東為中共中央書記處起草致中原局、東南局、北方局、山東分局、南方局、南方工作委員會和八路軍、新四軍各首長電。電報就粉碎蔣介石的進攻、爭取時局好轉作出部署,指出:蔣介石派遣李仙洲、湯恩伯、李品仙向華中、山東我軍進攻的決心已經下了,我黨我軍有舉行自衛戰斗以打破這一進攻、爭取時局好轉的任務。除令江南部隊迅即北移,并從華北派遣一部加強華中兵力外,所有華中及山東的黨與軍隊必須緊急動員起來,為堅持抗日根據地打破頑固派進攻而奮斗。全國各地(華北、華中、西北、西南、東南)對于國民黨這一進攻及其在全國的高壓政策,必須堅決反對之。必須指出國民黨這一行動的危險性,在于
重要論述 1948年12月30日 新華社發表毛澤東撰寫的一九四九年新年獻詞《將革命進行到底》。文章根據中國人民將要在偉大的解放戰爭中獲得最后勝利的情況,指出:敵人是不會自行消滅的,不會自行退出歷史舞臺的,我們必須用革命的方法,堅決徹底干凈全部地消滅一切反動勢力,不動搖地堅持打倒帝國主義,打倒封建主義,打倒官僚資本主義,在全國范圍內推翻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在全國范圍內建立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主體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共和國。使中華民族來一個大翻身,由半殖民地變為真正的獨立國,使中國人民來一個大解放,將自己頭上的封建的壓迫和官僚資本(即中國的壟斷資本)的壓迫一起掀掉,并由此造成統一的民主
重要論述 1950年12月29日 毛澤東復電彭德懷。電報就打好第三次戰役和準備春季攻勢指出:此次戰役如發展順利,以六十六軍或四十二軍占領春川、洪川,以人民軍一部占領襄陽、江陵,分儲糧彈,準備春季攻勢。其他各軍,于戰役完全結束敵人新部署亦已明了之后,即分置于糧運較為便利地區(不論三八線南北),部署休整兩個月。所謂三八線在人們腦子中存在的舊印象,經過這一仗,也就不存在了。我軍在三八線以南或以北休整,均無關系。但如不打這一仗,從十二月初起整個冬季我軍都在休整,沒有動作,則必引起資本主義各國甚多揣測,民主陣線各國亦必有些人不以為然,發生許多議論。如我軍能照你們目前部署,于一月上半月打一個勝
重要論述 1929年12月28日、29日 毛澤東在上杭古田主持召開中共紅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會議一致通過毛澤東根據中央九月來信精神、在深入調查了解紅四軍實際情況的基礎上起草的八個決議案(總稱《中國共產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決議案》,即《古田會議決議》),主要內容包括: (一)肯定黨對紅軍的領導原則。決議批判了極端民主化思想和非組織觀點等錯誤傾向,強調必須從思想上、政治上進行黨的建設,指出:要在紅軍中健全黨的各級組織,厲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生活。黨的領導機關是部隊領導的中樞,一切工作,在黨的討論和決議之后,再經過群眾去執行。 (二)規定紅軍的性質和任務。決議批判了不重視
重要論述 1935年12月27日 毛澤東在陜北瓦窯堡黨的活動分子會議上作《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報告。報告根據瓦窯堡會議作出的決議,充分地說明了和民族資產階級在抗日的條件下重新建立統一戰線的可能性和重要性,著重地指出了共產黨在這個統一戰線中具有決定意義的領導作用,和中國革命的長期性,批判了黨內在過去長時期內存在著的狹隘的關門主義和對于革命的急性病——這些是黨和紅軍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遭受嚴重挫折的基本原因。報告還提醒全黨注意大革命后期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引導革命歸于失敗的歷史教訓。 關于目前形勢的基本特點,報告指出:目前形勢的基本特點,就是日本帝國主義要變中國為它的殖民地。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