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論述 1943年12月16日 毛澤東和彭德懷致電鄧小平。電報分析目前國際形勢及對中國時局的影響,指出:太平洋戰爭兩年,中日戰爭六年余,日本實力仍相當強大,且據太平洋之險,英、美反攻非易事。反之,國民黨機構腐化,特務橫行,在長期戰略相持階段中,力量未見增長,反而減弱。開羅會議打擊了日本誘降(但未最后放棄),堵塞了蔣介石尋求妥協之門,給與澎湖、臺灣、滿洲支票,可能招致日寇正面進攻之禍。德黑蘭會議肯定開辟歐陸第二戰場,與蔣希望快在太平洋反攻相違背。故蔣此次由開羅飛返重慶,不及前次廢約之大吹大擂、興高采烈了。時局于抗日、革命是極為有利的,但困難仍在增加(如開羅會議可能促使日本財閥間、軍
重要論述 1936年12月15日 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十五位紅軍將領發表《關于西安事變致國民黨、國民政府電》,表示支持張學良、楊虎城提出的八項主張,反對親日派借機“討伐”張、楊,發動大規模內戰。該電重申中國共產黨關于國共合作、化敵為友、共赴國仇的主張,要求南京國民黨當局“罷免蔣氏,交付國人裁判”,聯合各黨、各派、各界、各軍,組織統一戰線政府。這篇文電收入《毛澤東文集》第一卷。 1944年12月15日 毛澤東在陜甘寧邊區第二屆第二次參議會上作題為《一九四五年的任務》的演說。演說提出全國人民的總任務是:全國人民一致起來,大聲
重要論述 1947年12月14日 劉少奇在聽取黃敬匯報石家莊情況時指出:我們對石家莊的方針,是保存和發展工商業,保存和發展經濟,要很快建立秩序,以便進行建設。城市的工人運動、貧農運動,都要從城市的整個經濟政策出發,以恢復和發展經濟為準。不僅公營企業要發展,私人工商業也需要發展。不能把在鄉村中的清算斗爭運用到城市工作中來。 1986年12月14日 鄧小平會見貝寧總統、貝寧人民革命黨主席克雷庫時,談到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問題和中國的發展目標指出:要解決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問題,就要弄清楚什么是社會主義以及社會主義的主要任務是什么。社會主義一定要體現出優越于資本主義。如果還沒有達
重要論述 1964年12月13日 毛澤東審改周恩來準備向全國人大三屆一次會議作的《政府工作報告》第四稿。在報告講到“在我們面前,仍然有一個很大的未被認識的領域,還有很多不熟悉的事物”一句后,加寫一段話,指出:人類的歷史,就是一個不斷地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發展的歷史。這個歷史永遠不會完結。在有階級存在的社會內,階級斗爭不會完結。在無階級存在的社會內,新與舊、正確與錯誤之間的斗爭永遠不會完結。在生產斗爭和科學實驗范圍內,人類總是不斷發展的,自然界也總是不斷發展的,永遠不會停止在一個水平上。因此,人類總得不斷地總結經驗,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停止
重要論述 1938年12月12日 毛澤東在抗大干部晚會上作報告。報告指出:現在抗大有一萬人,陜公有三千人,青訓班有二千人,還有魯迅藝術學院、馬列學院、黨校,共約兩萬人。我們辦了許多學校,訓練了許多干部,這個政策是對的。怎樣才能使全盤的工作真正推動起來、開展起來,這就是要有干部。我們訓練大批干部到前線去,領導游擊隊,領導軍隊,組織群眾,發展統一戰線,等等,這就是教育工作的意義。 1948年12月12日 毛澤東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致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電。電報提出淮海戰役后各野戰軍作戰方針的設想,指出:甲、在全殲黃維、邱清泉、李彌諸敵后,華野、中野兩軍休整兩個月